《意见》提出,2021年至2025年,城镇学校学位供应满足学生入学需求,全国义务教育阶段56人以上大班比例进一步下降的学生寄宿需求基本满足,学校教育生活条件持续改善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提高的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条件得到有效保障的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加强,良好的教育氛围更加浓厚。
在重点任务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应上,意见要求,各地要统筹兼顾城镇化进程和支持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要求,完善区域内学龄人口动态监测机制,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引导学生合理流动。要根据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和财力情况,优化完善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标准,新建、扩建所需义务教育学校,满足城镇学生入学需求,避免产生新的大班额现象。鼓励各地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扩大办学空间困难的中心城市,积极探索校舍综合利用模式,提高学校空间利用效率。
《意见》提出,在提高义务教育能力的同时,各地要重视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依法加强义务教育教师收入保障,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多渠道解决教师基本住宅,建设必要的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加大在职培训、学历教育能力,提高义务教育教师素质。职务评定等应倾向于中西部农村教师。
《意见》要求县级人民政府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统一城乡布局和乡村振兴战略,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城市建设规划、中期财政规划等重大规划联系,根据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对照重点任务制定《义务教育弱点改善和能力提高项目规划(2021-2025)》。
